11月22日下午,温州大学附属第一实验小学数学工作坊第四次教研活动如期举行。鹿城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周晓林老师莅临指导。
首先,周来老师展示课例《9的乘法口诀》。周老师在大任务大环节的视角下,通过借助百格图寻找口诀规律,进一步勾连9的乘法口诀特点,把枯燥的死记硬背变成了有趣的思考。学生既获得了规律性的知识又提升了主动思考、探索的学习能力。同时,借助9的乘法口诀推算“12×9”,拓展了学生思维,渗透了转化,从而从“知识”走向“思想”,真正从“学会”走向“会学”。
紧接着,叶蕯蕯老师与三(1)班的孩子们合作《认识周长》。叶老师通过活动带领学生初感周长概念,多种形式突破学生对周长和面积易混淆的难点,带领学生在辨析中理解周长的本质。
随后,胡特特、薛莹颖两位老师展开评课。
胡特特老师表示,周来老师的教学设计能立足于学生学情,在生动的数学活动基础上,既发展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合作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数学素养的提升。
薛莹颖老师表示,叶蕯蕯老师巧妙引入边线,生成周长概念;多层次活动,强化周长内涵;突破传统,巧设习题。叶老师的课颇具新意,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思维。
最后,周晓林老师对以上教师进行了逐一点评指导。周老师肯定了附小数学教师的教学面貌与教研态度,细致地分析了几位教师的教与学,针对教学设计的思考以及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享交流,为后期调整指明了方向。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义,相击而发灵光。本次活动让数学组老师们受益匪浅,充分体现了温大附小数学学科工作坊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相信在周老师的指导下数学组老师们将不断协调发展,在专业道路上洒下汗水,收获成功!
来源:数学学科工作坊
一审:徐梦田
二审:陈丽
三审:丁子涵